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1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想学习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1一、主要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二、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三、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四、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方面: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教学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五、全册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内容
第一周:计划明天
第二周:走迷宫
第三周:我爱校园
第四周:真情对印
第五周:记忆大比拼
第六周:静物一家
第七周:草丛中
第八周:恐龙
第九周:绿色呼唤
第十周:编纸条
第十一周:花团锦簇
第十二周:妙笔生花
第十三周:变化的魅力
第十四周至第十八周:复习及综合作品创作及展评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2一、情况分析
浙美版第7册实验教科书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材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经验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近社会,贴近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3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5课,分为6个隐性单元,内容涵盖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4个学习领域,其中造型.表现及设计.应用占有较大比重,欣赏.评述除了艺术瑰宝单元的内容外,其余大多随堂教学,分配在各课之中。
二、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1.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教材编写的主要指导思想。
2.以教育部制定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3.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关于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六项具体目标,努力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为素质教育服务的、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体系。
4.以新的教材观指导教材的编写工作。明确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 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教材应力求向学生提供美术学习的方法,展示丰富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图象世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欣赏水平。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4.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探究性学习。
6.重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7.恰当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8.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四、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1.审美性原则
美术教育应把审美教育作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通过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和表现,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
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中有机地融进思想教育。
3.量力性原则
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应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学、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4.创造性原则
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5.实践性原则
教学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协调并用。
6.趣味性原则
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内容、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7.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面向集体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进度
周次 起讫时间 课题 学习领域 美术、人文内容 课时数
1 9.1 ~9.3 首页图版 欣赏、评述 提高欣赏能力、了解生活 1
2 9.6~9.10 台灯设计 设计、应用 立体造型、美化生活 1
3 9.13~9.17 水资源 综合、探索 海报设计、环保理念 2
4 9.20~9.24 漫画与生活 欣赏、评述 观察领悟、幽默生活 1
5 9.27~10.1 戏曲人物 造型、表现 水墨练习、热爱传统 1
6 10.4~10.8 喜气洋洋 设计、应 ……此处隐藏9949个字……本册教材以提高丰富学生生活为主,从促进人格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公民必备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为基础,注意贴近同学们的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力图做到富有情趣和启发性。同学们应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并通过记忆画和想像画,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
三、教学措施:
1 、严格教学要求,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规范作业批改和评讲。
2 、充分应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可利用网络进行美术绘画教学。
3 、加强课前准备工作,努力按教材上好每个教学内容。
4 、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5 .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网络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6 、 建立作业过关制度,加强学生作业质量管理;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采取多种方式。
7 、分层教学,对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发现和培养美术特长生。
四、教学进度:
周 教学内容
第 1 周 第一课 聚与散 第二课 点的魅力
第 2 周 第三课 黑与白
第 3 周 第四课 主体与背景
第 4 周 第五课 冰川与晚霞 第六课 画嗅觉
第 5 周 第七课 卡通画
第 6 周 第八课 双胞胎
第 7 周 第九课 藏书票
第 8 周 第十课 我和我的小伙伴
第 9 周 第十一课 那一刻的我
第 10 周 第十二课 愉快的春游
第 11 周 第十三课 哪些是相同的
第 12 周 第十四课 千变万化的帽子
第 13 周 第十五课 漂来漂去的小岛
第 14 周 第十六课 迷宫
第 15 周 第十七课 电脑美术
第 16 周 第十八课 会游的玩具 第十九课 光的魅力
第 17 周 第二十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马俑
第 18 周 测评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学计划15一、学习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学习习惯等)
该年级学生美术基础较好,在绘画中构图饱满,色彩运用大胆,想象丰富,工艺制作一般,并且有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课师生双向教学开展较好。
存在问题:
1、各班绘画、工艺技能差异较大。
2、学生虽然想象丰富,表现欲望较强烈,但缺乏表现力,放映在作品上。
3、部分学生绘画创作内容单一。
二、教材分析
【造型表现】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设计应用】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欣赏评述】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综合探索】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学目标
1、学习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2、学习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
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4、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5、学习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
6、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难点:
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五、教学措施
1、多对学生进行优秀美术作品欣赏,增强欣赏能力,开阔其视野的提高美术能力。
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的教学(如构图色彩,主题的表现等)
3、定期进行作品展评。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课题)
课时
备注
1
2月10日
—2月16日
《为中国队加油》
2
2
2月17日—2月23日
《茶香四溢》
2
3
2月24日—3月2日
《风筝风筝飞上天》
2
4
3月3日—3月9日
《七彩足迹》
2
5
3月10日—3月16日
《爱书、藏书》
2
6
3月17日—3月23日
《风车转呀转》
2
7
3月24日—33月30日
《十二生肖》
2
8
3月31日—4月6日
《年年有余》
2
9
4月7日—4月13日
机动
2
10
4月14日—4月20日
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
11
4月21日—4月27日
《落日》
2
12
4月28日—5月4日
《巧折巧剪》
2
13
5月5日—5月11日
《蔬果造型》
2
14
5月12日—5月18日
《美丽的拼画》
2
15
5月19日—5月25日
《砖石上的雕刻》
2
16
5月26日—6月1日
《房间的一角》
2
17
6月2日—6月8日
《中国古代陶艺》
2
18
6月9日—6月15日
机动
2
19
6月16日—6月22日
机动
2
20
6月23日—6月29日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文档为doc格式